王文治(1730-1802),江苏丹徙(今镇江)人。清代书家。字禹卿,号梦楼。乾隆进士,殿试第三人。官翰林院侍读。出99 宰云南临安府。罢归。工书法,能得董其昌神髓,与梁同书齐名。文治平日喜用淡墨,以表现潇疏秀逸之神韵,时称“淡墨探花”,“谈墨翰林”。善画墨梅,韵致卓绝。诗宗唐、宋,自成一家。并精音律之学。著有《梦楼诗集》、《论书绝句三十首》等。传世书迹较多。《唐玄宗书鹡鸰颂卷跋》,书于癸丑(1793)。纸本墨迹。行书。跋文二则。凡12行,共132字。竖24.8厘米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。《石渠宝笈三编》著录。王文治的书法,秀润淡雅,法度谨严,给人清新明快的感觉。在清代书坛上有一定的影响。丁文隽在《书法精论》一书中认为王文治与当时的姚鼐、梁、梁同书等面目相近,“均以秀逸见长”,用这一评语来看待王文治的这幅行书题跋是颇恰合的。这幅作品给予人们的绝不是浓重,而是淡逸;绝不是魅力,而是风神。在字里行间,可以窥见王羲之与赵孟頫,却很难见到颜真卿与苏东坡。从此跋字的形态上看,能一任平和自然,不故作惊人之姿,看似寻常,而要达到此境,又并非容易,却不失为此跋的可贵之处。
◇作品赏析◇